市委常委会召开第22次会议
此外,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
四是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列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强化创新引领,新动能快速成长。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万人大礼堂内灯火辉煌,主席台帷幕中央国徽高悬,十面红旗分列两侧。
三、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应出席代表2924人。从生意社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走势来看,开年至今,大宗商品走势呈阶梯上行态势。
此外,2016年已然开启了大宗商品新一轮景气周期,而周期通常会持续2-3年,故今年仍在景气周期内。如果达到1000点,意味着市场已回至大宗商品熊市前水平,接近历史巅峰。1月上半月市场呈现一波急速拉升,下半月市场由于春节假期影响一直处于横盘整理,2月上半月市场再度急速上升。刘心田强调,BPI突破900点整数关口意义非凡,这意味着市场一年时间内连破700、800、900三个整数关口,距离1000点仅一步之遥,而1000点是2011年12月1日的基准点。
但要注意的是,大涨之后必然存在着巨大风险。焦炭、焦煤、螺纹钢大涨,玉米和淀粉早盘走强,沥青一度疯狂拉升逾3%
尤其是如果执行一段时间后暴露出负面影响导致政策出现重大调整,而市场库存已经出现堆高,市场就将在恐慌情绪宣泄下出现大跌行情。但要注意的是,大涨之后必然存在着巨大风险。从生意社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走势来看,开年至今,大宗商品走势呈阶梯上行态势。二是惯性+周期的力量,在2016年尤其是下半年市场疯狂上涨的带动下,今年的市场很难一下子刹住车,诸如橡胶、有机化工品等在惯性使然下维持了强势上涨。
如果达到1000点,意味着市场已回至大宗商品熊市前水平,接近历史巅峰。有行业分析师认为,如果强力治霾政策得以推行并严格执行,在冬季限产之前构建库存的预期下,原料价格将出现大幅拉涨,焦炭、焦煤价格有可能冲破前期高位。结合去年下半年的市场来看,从去年6月底开启的这波大幅上涨行情到目前为止似乎尚未结束,即便春节休市,市场也并未停止上升的脚步,至今BPI涨幅已高达28%,当前市场仍处于牛市。刘心田强调,BPI突破900点整数关口意义非凡,这意味着市场一年时间内连破700、800、900三个整数关口,距离1000点仅一步之遥,而1000点是2011年12月1日的基准点。
2月20日,商品早盘快速拉升后大幅震荡。焦炭、焦煤、螺纹钢大涨,玉米和淀粉早盘走强,沥青一度疯狂拉升逾3%。
他预测,按照当前的市场势头,BPI上半年高点或触及950点,而年内BPI或过千点。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核心专家刘心田指出,开年市场之所以延续牛市,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进入2017年后宏观面利好不断,2016年GDP增速超预期,加上今年1月进出口数据表现突出,鼓舞了市场信心。
由于中煤协将召集大煤企开会,神华和中煤力挺煤炭限产,市场又再度掀起炒作热情,黑色系早盘强势走高。1月上半月市场呈现一波急速拉升,下半月市场由于春节假期影响一直处于横盘整理,2月上半月市场再度急速上升。另一方面,治霾新政未必会不折不扣执行。一方面,冬季需求大幅回落,原料价格有回落压力。其中,橡胶创2013年3月以来新高,沪铜创出2014年7月以来新高,而沥青也创出2015年7月以来新高。大宗商品市场传统三大龙头原油、铁矿石、铜,除原油近3个月表现异常稳定外,铁矿石、铜开年后的表现可圈可点,尤其是春节后,铁矿石、铜期现货市场在供需情况较乐观的情况下,均出现超过5%的涨幅,对整体大宗商品市场起到了带动作用。
此外,2016年已然开启了大宗商品新一轮景气周期,而周期通常会持续2-3年,故今年仍在景气周期内。2月13日,商品期货再次迎来一波普涨行情,工业品期货表现颇为抢眼,黑色系、有色系、能化系全品种开花,多品种创新高。
据悉,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2月21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将召集部分大型煤炭企业召开座谈会,主要分析交流当前煤炭经济运行情况,研究2017年煤炭运行走势,探索促进煤炭经济平稳运行的对策与措施。春节过后,期货市场多个品种表现良好。
事实上,节后国内大宗商品并未像想象中的一蹶不振。生意社数据显示,2月16日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报收900点,较周期内最低点2016年2月3日的660点上涨了36.36%(周期指2011年12月1日至今),创近三年来的新高(900点与2014年3月初水平相当)
近日,北京大学国家资源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数第二批成果转型创新指数、转型能力指数、转型压力指数和转型预警指数,不仅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压力、能力等进行了定量判断,亦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一套可资借鉴的科学评价体系。另一类问题是由资源枯竭导致的。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则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如何把资源同经济发展当中的所谓的经济发展负担变成在经济发展上的有利条件。他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这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在资源丰富的地区资源容易变成负担,二是目前主流的经济学如何认识资源诅咒现象,三是进一步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来给出了充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思路。
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指出,资源型城市问题的根源主要来自于两方面。所以,针对不同的问题,解决办法也应不同。
目前,我国有262个资源型城市,包括126个地级行政区、62个县级市、58个县、16个市辖区。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重点阐述了供给侧改革去产能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相关问题,尤其强调市场化和法治化在去产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林毅夫指出,有效的市场是各种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有为的政府也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政府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变迁中应该起到一个因势利导的作用。除了从区域的层面关注这个压力指数,还有分生命周期考虑的,因为资源型城市是划分为四个周期的。
而南方地区资源型城市压力普遍较轻。再生型的压力依然很大,尤其是社会遗留问题比较严重。成熟型城市的压力较小,环境压力突出。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经济社会衰退型的城市压力最大。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的解决之道,徐林表示,要实现新产业的替代,急需打造具有现代水准的、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这很大程度上需要的是地方政府的努力。
他以美国匹兹堡和德国鲁尔地区的转型过程为例,指出优秀的人力资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有力的政策支持是推动资源型城市有效转型的三大重要因素。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
资源型城市如何破解转型难题,找到转型突破口和发力点,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成长型资源城市压力最小,但是处于发展初期,经济压力比较大。